窑文化 窑业的发展 沈家窑 供应产品 新闻中心 客户留言 地理位置
200年老砖窑成“活遗址” 窑火不熄出京砖
  一两黄金一块砖。
  传说,古代帝王的宫殿里,地上铺满金砖。其实,金砖用泥土烧制,敲之作金石之声,故称“金砖”。又因专运北京“京仓”,供皇宫专用,又称“京砖”。
  如今,烧制京砖的土窑墩大多已熄火。在嘉善干窑镇,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沈家窑,却依然烧着火、冒着烟。
  嘉善县砖瓦烧制业始于宋代,盛于明清。自明清以来,其窑域之广,窑墩之多,蔚为壮观。
  《申报》载文:“浙江嘉善县境砖瓦等窑有一千余处,每当三、四月间旺销之际,自浙境入松江府属之黄浦,或往浦东、或往上海,每日总有五六十船,其借此以谋生者,不下十数万人”。

  窑工分为盘窑工、烧窑工、出窑工、装窑工等。每个工种分工细致,责任明确,各司其职。盘窑工是负责建砖窑,烧窑工是专司烧制,装窑工是把泥坯装进窑内,出窑工则负责把烧好的砖瓦运出窑。


  装窑、出窑工是窑工中最主要的工种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嘉善干窑镇还有七十多支窑工队伍,而如今只剩下三支。近几年全国各地古建筑修建的需求让嘉善古窑礅重焕生机。装窑必须要有技术熟练的装窑师傅来完成,装窑装得好不好,将直接影响到窑货烧制的质量,一般装一窑京砖坯需要装窑工14人。装窑、出窑是既脏又累的活,污浊的空气,大量的粉尘,考验着窑工们的意志。特别是三伏天出窑,余火未却的窑体,炙热的砖块,再加上较高的外部气温,此时的古窑礅如同一个密封的蒸笼,五十多度的高温逼得窑工汗流浃背。一窑京砖大概有七千多块,出一窑金砖要连续劳累近十个小时,而窑工门的年龄都已经60岁左右了。


  2009年,京砖烧制技艺成功列入浙江省非遗普查十大新发现,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位于嘉善县干窑镇的沈家窑是一座独特的双子窑,它作为“活遗址”被评定为浙江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。据窑主人、第六代传人沈刚介绍,沈家窑已有200多年历史,一直烧制不同规格的京砖和瓦当。为了让这座濒临消逝的古老砖窑薪火不息,沈刚一直坚守着传统烧制技艺并不断创新。2013年3月,成功烧制出长144厘米、宽144厘米、重约1.4吨的“京砖王”。如此巨大的京砖是目前国内最大的。据沈刚介绍,烧制的砖头越大,难度系数倍增,烧制过程中,火力,火候,冷却都十分讲究,稍有不慎全功尽弃。


  京砖的重新走俏,让沉寂了几十年的古窑得以复活,但能否复活起一支年青的窑工队伍?这是嘉善窑业面临的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。沈家窑不得不在古法烧制的基础上,探索机械化的生产。

窑文化   窑业的发展    沈家窑    供应产品    新闻中心    客户留言    地理位置   
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“活遗址”窑墩  厂址:嘉善干窑治本村窑洪公路与窑兴西路叉口向南100米乌桥头135号
嘉善县干窑沈家窑园林古建筑材料厂  联系方式:13157355587  厂电:0573-84611769  传真:0573-84617117
电子邮箱:zj-shiden@126.com